(三)詩歌研究
一直以來,藏族詩歌的研究是藏族文學界一個熱門的主題。其中,古典詩歌研究方面,公巴扎西在《藏族詩歌的起源概談》(《西藏大學學報》藏文版第1期)中通過詳細介紹藏族詩歌的最初起源和發(fā)展歷程,論述了藏族詩歌的多樣化種類分類和文雅優(yōu)美的藝術風格,以及各種詩歌種類的起源與發(fā)展歷程,從而指出藏族詩歌的發(fā)展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。恰嘎丹正在《論吐番時期印詩的藏文翻譯》(《西藏研究》藏文版第2期)一文中介紹了在松贊干布時期先后翻譯成藏文的大量印度詩歌作品,尤其是《?????????????????》(殊勝贊)等作品,并談到了這些作品作者的情況、主題思想、藝術特點、對藏族詩學發(fā)展的影響和作用等內容。卓瑪措的《概述<詩境>的詩歌規(guī)律及古代藏族文學的文體》(《青海民族大學學報》藏文版第1期)一文根據(jù)《詩境》所規(guī)定的寫詩規(guī)律和原則,概要分析和歸納了古代藏族文學的文體和分類,及這些分類的劃分理由等。
近現(xiàn)代詩歌研究方面,益西桑寶的《<認母謊言回音>的主題和藝術特點》(《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》藏文版第1期)對章嘉若必多杰所著《認母謊言回音》的詩歌藝術進行了分析,提出了該作品具有非凡的表現(xiàn)形式、強烈的感情特征、語句機構優(yōu)美等藝術特點。多杰加布在《淺析根敦群培詩歌思想的起源》(《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》藏文版第1期)一文中指出,根敦群培是藏族文學史上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,他的作品突破了《試鏡》的韻律規(guī)則和結構特征,究其原因,根敦群培的詩歌創(chuàng)造思想主要跟他的生活背景和故鄉(xiāng),以及周游世界的見聞等個人坎坷的人生道路是密切相連的。當代詩歌研究方面,南賽的《淺析藏族當代詩歌<春天從天而降>》(《藏族教育》藏文版第1期)指出著名藏族現(xiàn)代詩歌《春天從天而降》在修辭和語句結構上遵循了《詩鏡》的相關韻律,在內容方面體現(xiàn)了新時代藏族群眾新的心愿和建設家園的決心。才旺格日的《阿尼瑪卿雪山下的歌曲——淺談詩人居格桑的傳統(tǒng)詩歌作品》(《藏族文學藝術》藏文版第1期)一文以居格桑的作品《樹木的理想》等為例對他所著傳統(tǒng)詩歌的藝術風格和語句結構,以及內容特點等進行了論述。
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。 保留所有權利。 京ICP備06045333號-1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